|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我國優質小麥產業面臨的大問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雖然我國是全球小麥生產大國,但卻不是強國。我國小麥不但很難出口,而且每年還進進口200多萬噸的優質小麥。為什麼進口那麼多?我們不能自己生產嗎?存在的症結在什麼地方?


  近年來參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小麥產業相關論壇,了解到第一手的我國小麥產業目前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這裡記錄下一些我的思考。

  小麥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習慣的改變,諸如家庭廚房外包化比例越來越高等等,我國食用加工過的食品比例已越來越高,食用面包、糕點的數量也急驟增加。針對這種趨勢,我國的小麥生產應該超越目前只重產量不重品質的初級階段,大踏步地邁向追逐品質、品牌的小康生活水平。小麥產業鏈一定要加強育種、引種、農戶、合作社、基地與加工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二三產產業的融合,整體提升我國小麥產業的競爭力,滿足現實社會不斷增長的對品質健康安全的增長需要。


  1.我國小麥產業目前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優質小麥缺口200多萬噸。

  小麥應該是我國北方人最重要的口糧了,對我國的糧食安全來說極為重要。我國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而小麥是面食的主要來源。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產麥國,近年來我國的小麥產量在過去的5年裡以每年增產大於250萬噸的速度增長,2015達13000萬噸,是世界小麥生產大國。我國小麥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河南、山東等11個省份,約占全國小麥總面積的90%。從供求關系來看,我國小麥總產量和消費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盈余。我國雖然是小麥大國,但卻不是強國,世界出口前幾位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國。面條等面食產品又以意大利面在世界享有盛譽,而面包法國的影響巨大。我國的面食產品雖然以中餐館的形式走出去一部分,但還以中國菜更知名,近期重慶小面在國外闖出一定的知名度,但整體來講還微不足道。從進出口來看,我國的小麥不但很少出口,近年來反倒進口不少。尤其是用為滿足面包、糕點等新興面食產業的小麥原材料缺口很大,每年進口達200萬噸。所以講目前我國的小麥生產還不能滿足加工業和消費者的快速增長需求,品種、品質、品牌都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科普一點小麥的知識:我國食品工業產值整體約為11萬億元,而以小麥為原料的方便食品占重要比重。作為主糧,小麥的主要加工品包括饅頭、面條、面包、蛋糕、餅幹等等,不同的小麥制品,對小麥的品質要求也不相同。小麥可以分為強筋、中筋和弱筋三種,主要根據籽粒、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面團穩定時間等評判。強筋小麥面筋強度大,面團穩定時間長,適合做面包和面條;中筋小麥面筋強度適中、延展性好,適合制作面條和饅頭;弱筋小麥蛋白質含量低、面團穩定時間短,則適合做餅幹、糕點等酥脆食品。


  2.優質小麥源頭:長期追求產量最大化,導致優質小麥品種少,優生育種與產量增產的矛盾突出。

  長期以來我國的小麥產業主要還是以追求增產為主,普通小麥多用來制作面條,中筋小麥所占比較很大,導致“強筋不強,弱筋不弱”,或者叫該強的不夠強,該弱的又不夠弱的現象。我國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的發展相對比較慢,而近年來國內卻對強筋、弱筋小麥的需求增長很快,導致進口不斷增加。增加的原因是面包與糕點等快速需求增加所致。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受西式生活方式的影響,食用饅頭的比例越來越少,而食用面包與糕點者則上升很快。


  3.農民種植優質小麥面臨的問題:傳統產業鏈解決不了優質麥生產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建立起一套小麥產供銷體系,也即農業家庭種植小麥,被中介收購,然後被儲備體系或者加工企業收購。這種體系適合於一般面食的需求,對強筋、弱筋小麥等新市場則面臨市場失靈問題。農民也不敢輕意種植,因為種植後優質不一定得到優價,但優質小麥一般產量低而且不穩定,相關的栽培技術指導也缺乏。導致優質麥不但很難賣出高價,反倒是因為存在品種穩定性差,還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風險而賣不出去。農民如果種植傳統小麥,至少可以賣到國家糧食儲備體系中去,當然還有諸多中介幫助。而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優質小麥的收儲體系。解決途徑當然是應該盡快建立小麥的分級收儲體系,建立不同等級的品質指標。而目前有需求的加工企業也很難從目前的儲備體系中購買到符合要求的小麥,只能要麼進口,要麼去自建基地。另外一個途徑是建立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基地,但這種區域化種植基地又有可能因規模化種植不夠,難以獲得高的訂單率。

  4.小麥產業鏈急待整合重塑

  小麥產業鏈是一個從生產、儲運、加工到銷售、消費的全過程。優質強筋與弱筋小麥如何要快速發展,則必須加強對產前產中與產後的產業鏈整合,才能避免風險,獲得利潤。也就是說需要產業各方要有穩定的合作才能避免市場風險。而我國目前公司+農戶的模式一直難以進行有效的合作。農民每家不足十畝地,規模有限,公司要與數千家乃至更多的農戶打交道很困難。公司+農戶這種模式的毀約率一直居高不下,成為一個頑症,也即市場價格高時,農民就會毀約;市場價格低時,企業也會以各種套路拒收農民的產品,這樣的格局使原來公司與農民之間簽訂的合約就成為一紙空文。公司面臨眾多農戶難以起訴,而農民面臨數倍於自己的公司毀約時,也很難去追究。解決之道可能需要地方政府來介入,通過牽兩頭,讓供求雙方建立更緊密的聯系,來避免因市場的不穩定而帶來的毀約風險。根據以上問題,我國必須實現小麥產業鏈的上下游貫通,提高種植、流通、加工各個環節的產業化程度。要推進產銷銜接、定單收購等實現我國優質小麥生產區域的布局;可以以鄉鎮或村為單位來實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甚至一縣一業來建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推廣優質專用小麥配套生產技術,做到統一品種、統一栽培措施、統一收儲,提高農業種植、流通、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的組織化、產業化,通過專用小麥的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產業化開發,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7 秒